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

畫妖師第214章 六十三:帖經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乾元學宮雖在鬧市中,卻向來被奇門陣法遮掩了蹤跡,玉京百姓就算與它比鄰而居,也難以一見其真容,只能從坊間口耳相傳的異聞里窺得它的只鱗片羽。難得碰上乾元學宮收徒,百姓自然不會放過看熱鬧的機會,畢竟,乾元學宮招人,可不像進士明經這些科考常舉那樣頻繁。常舉年年都有,乾元學宮收徒卻不定期,短則兩三年,最長間隔了近二十年。

    學宮的考試共分四場,只有前三場在貢院裏舉辦,今日,貢院邊上,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。除去男女老少,隨處也都能見到各色座駕和步輦。青華蓋、金帳帷、五彩的孔雀扇在晨光下相映成輝。朱紫袍的王公貴族在榜下等着捉佳婿,青閨里待嫁的少女們則明眸顧盼尋覓良人。

    這些熱鬧被貢院的一道白牆隔開,黑瓦上的青陽旗隨風輕晃,近四百考生齊聚一院之中,周遭卻異常安靜。各人被陸續點名,沒一會兒,便響起了「黎州清陵李澹」的喊聲。李蟬上前一步,便被官差帶到了西邊的鑒照樓中。

    鑒照樓內有一方古鏡高懸在樑上,這樓的名字由此而來。這鏡子來歷不凡,上古時人祖麾下有一靈族,能夠辨認人心,得人祖賜名「屈軼氏」。這古鏡就以「屈軼」為名,據說是屈軼氏鑄造磨冶出來的神異寶物,有辨別奸佞的法力。李蟬從鏡下過去,抬眼一看,那鏡面雖照出了他的模樣,倒影的雙眸也還是黑如點漆,他暗暗鬆了口氣,便被禮部考功司的官員帶到一旁搜身。

    大庸國的風氣尊重人才,於是考前的搜身也不算嚴厲,官差只檢查了李蟬攜帶的物件,又搜了懷中、腋下幾處,便放他出了鑒照樓。


    樓外的空地和廊廡下邊,已擺上數百張桌子。李蟬目光一掃而過,在考生中看到了幾張有些熟悉的臉,緊接着又在官差接引下,坐到了西北邊廊廡下的一張長桌後。

    正是春寒料峭的天氣,四周並無遮風之物,早入場的人已坐了好一會兒。有人往手爐里添炭,有人提起白瓷君遲往硯里加水磨墨,有人在冷風裏搓手,有人攏着袖子閉目養神。

    李蟬則把隨身帶來的漆盒放到桌上,擺好筆墨紙硯,解下腰間的水囊掛到桌邊,緊接着將手爐放在腳下,又從漆盒裏取出一塊肉餅,在爐上烘熱了。等他吃下肉餅,拍去指間沾了少許油漬的面屑,乾元學宮的考生便已盡數入場。

    這一次考試的主持者頗為複雜,崇玄、宣禪二署請來了兩教高功坐鎮,禮部又負責考試的事務,乾元學宮倒只來了一位主持考試的學士,名叫陳玉齋。這時已接近辰正,陳玉齋出場,舌綻雷音,說了些「卿等學富詞窮,跋涉山水」之類的話,把諸生大力讚美了一通,接着又信誓旦旦地保證「有司至公,必無遺逸」,考功司的官員便逐次發下了考卷,至此,乾元學宮的春試就算是正式開始了。…

    乾元學宮前三場考試與進士科形式相似,內容則也與青雀宮這等道門聖地的考校相似。青雀宮第一科考的是道經,乾元學宮第一科考的則是帖經。至於帖經的內容,則是從三禮、春秋三傳、詩、書、易九部大經,裏邊選二十段經文。兼從道門的《道德經》五千言與佛門《無量壽經》這兩部在大庸國流傳最廣的兩教經典裏邊,也選出十段經文。吧這些經文用紙貼去部分,讓考生填補空缺。

    單從這帖經一科,便可看出乾元學宮春試的難度。按常例科舉帖經只貼去三字,乾元學宮考的帖經貼去的字數卻不定。更不用說,考題還多出了兩倍。這三十段經文,十通其七,才算過關。但就算過了這一關,也只是登了乙科,還得順利過了後續三關,才有了在學宮裏邊擔任知書、拓書等職務的機會。至於要想競逐那僅僅十二個的直學士之位,非得三十帖全通,無一錯漏,登上甲科才行。

    俗話說三教不分家,李蟬早年雖顛沛流離,在青雀宮上學道的那兩年,便着實積攢了一些學問。再加上種道以後,神思愈發敏捷,幾乎已能過目不忘。按他的料想,乾元學宮考帖經,考得內容雖多,卻並不生僻,終究不會脫出這十一本經書的範疇,應該也難不到哪兒去。



  
  煉金手記    遮天之人王  全球進入數據化  阿茲特克的永生者  他和她們的群星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 
 
 
搜"畫妖師"
360搜"畫妖師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