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為人知的目的……
甄宓這句話倒是給吳良提了個醒。
劉備這次恐怕也是在故意隱藏自己的行蹤,否則又怎會來到這處相對比較隱蔽的山谷之中露宿,而不是直接進入常山郡城?
畢竟他們既然已經投奔了袁紹,就算袁紹不怎麼待見劉備,他如今也是袁軍一員,這樣的身份在袁紹的地盤之內行走,就算沒有得到袁紹特許,他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如此隱藏自己的行蹤!
等一下!
吳良忽然又想到了一個人趙雲趙子龍!
「我乃常山趙子龍!」
這句話在後世通過《三國演義》電視劇的演繹,早已深入人心,許多小朋友看過電視劇之後,都會對這句話產生極深的印象,玩鬧時都時常會掛在嘴邊耍帥扮酷。
而趙雲趙子龍,正是常山國人士。
並且根據正史中的記載,劉備在這個時候早就應該結識了趙雲。
早些年趙雲乃是公孫瓚麾下將領,後來劉備輾轉多地投奔公孫瓚,那時公孫瓚正與袁紹交戰,於是派遣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的大片土地,又封劉備為別部司馬,命他前往青州協助田楷抵抗袁紹,彼時趙雲便奉命追隨劉備,專門為他掌管騎兵。
也是這時候,趙雲便與劉備產生了深厚的友誼,亦是為之後蜀漢建立,劉備將趙雲拜作五虎將奠定了基礎。
然而奇怪的是,這次在這山谷中與劉關張三兄弟偶遇,卻並未見到趙雲。
難道趙雲還在劉關張三兄弟身後的那兩百餘名兵士之中?
又或是……趙雲此刻已經與劉備分開?
這種可能反而更大。
因為正史中曾有記載,趙雲追隨劉備的過程中,因為家中兄長忽然去世,於是便向公孫瓚請辭歸鄉,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,於是握住他的手依依不捨,趙雲卻道:「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啊。」
後世史學家解讀趙雲這句話,認為是因為公孫瓚得了整個幽州之後,窮兵黷武、日益驕矜、記過善忘,睚眥必報、並且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,因此引起了趙雲的不滿,從而決定不再為公孫瓚效命。
吳良也認同這種說法。
因為正史中還有如此一段記載:
初平二年,袁紹自領冀州牧,常山國便屬於冀州,彼時趙雲卻受常山國推舉,率領本郡義從兵士投奔了公孫瓚。
公孫瓚心中奇怪,於是問道:「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,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?」
趙雲回答說道:「如今天下大亂,百姓有倒懸之厄,我們常山人經過商議討論,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,並不是因為我們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。」
由此可見,趙雲心中亦存大義,並且在常山國的威望極高,常山國內有許多義士都願意追隨於他。
而等到後來認清公孫瓚的嘴臉之後,請辭歸鄉便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。
並且回到常山國之後,趙雲也並未效忠袁紹。
一直等到後來劉備因「衣帶詔」事件被曹老闆追殺,逃到冀州投奔袁紹時,趙雲才主動跑去鄴城再與劉備見面,並避開袁紹的耳目暗中幫助劉備招募了數百名兵士,隨後帶着這些人跟隨劉備去了荊州,依附劉表屯於新野……
所以。
難道劉備此行的目的其實是招攬趙雲?
這種可能不是沒有。
畢竟從那些史實中可以看出,趙雲在常山國很有威望,並且他的兄長去世之後,他便極有可能成為一家之主,掌握着一族的財富與社會資源,而這些皆是此刻的劉備最為欠缺的東西,畢竟他已經混到了連飯都吃不起的地步。
不過這種推測依舊存在一些疑點。
倘若劉備真是特地跑來招攬趙雲的,按照常理來講常規的做法應該是先派人前來與趙雲溝通,得知趙雲的心意之後再有所行動,否則萬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:https://hkm.888bft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