碼頭上,當值諸班前來迎接護衛。
秦琅笑了笑,「不用搞排場,我們呂宋要務實。」
三藩市刺史秦用開口,「三郎你如今也是堂堂呂宋郡王,怎麼能沒有半點儀仗呢。」
不過在秦琅的堅持下,諸班直還是收起了一些儀仗。
出長安的時候才三月,過秦嶺的時候甚至還很冷,到了此時,也方才五月,但卻炎熱如火爐了。
沒在碼頭多呆,眾人擁着秦琅進了三藩市,直入牙城。
秦琅直接到了後衙,跳入泳池暢遊一番,秦用等也被招呼着下水,遊了會後躺在涼棚下竹椅上喝着冷飲開始談事。
「朝廷新成立了樞密院,分掌軍事。」秦用帶着幾分笑意道。
秦琅喝了口酸梅湯,有些無奈的道,「我也沒料到當初我對當今談過的一些設想,如今他居然採用了。」
「三郎先前擬在呂宋設內閣、樞密院、騎士院、行政院,這我們剛把架子立起來,朝廷就搶和了,咱們怎麼辦?」
秦琅在去見李世民最後一面前,其實已經在呂宋開始着手架構呂宋的組織架構了,呂宋雖有個都督府的名頭,但呂宋畢竟不是大唐行政體系的真正一員,都督刺史那一套,對於一個相對獨立的呂宋來說,有些過於單薄,尤其是為將來後代考慮,呂宋肯定得有一個自己的中央班子。
他提出的組織架構,是以行政院負責行政,樞密院負責軍事,而內閣是負責決策的,騎士院是負責審議的,這樣做是考慮到秦琅控制呂宋的時候,當然不會有什麼大問題。
但將來秦琅的後人接掌呂宋府,就未必有他那樣大的威望,甚至以後子孫可能也未必有真正治理呂宋的能力。
考慮到這些,他便計劃構建一個相對安全可靠的管理構架。
這構架重點自然是分權。
如果按現在呂宋都督府來統領整個呂宋,那將來後人為都督卻能力不行的時候,那麼長史或司馬這樣的佐貳官,就有可能掌權,甚至架空都督的權力。
所以長遠考慮,就得提前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。
「既然天子已經先用了這樞密院,那我們呂宋就得避嫌,換個名字吧。」
「改叫軍機處。」
把原來都督府的職權一分為四。
行政院的核心是六曹,六曹之上自然是長史和司馬,但秦琅的設計,是虛化長史和司馬的權力,行政院的行政權力直接交給六曹。六曹參軍事,實際負責行政事務,各負責一塊。
長史和司馬,則相當於大都督的師、傅,名頭尊榮,實際上沒有職權。
這就有如明朝時的六部一樣,明太祖取消了宰相,於是權力盡歸六部,明朝六部的權力,尤其是明中後期以前,是遠超唐宋等諸朝的,因為六部尚書上面沒有宰相了,他們實際分了部份相權。
當然,明太祖廢宰相,朝廷盡歸六部的做法,也導致了權力的不平衡,所以後來做為皇帝秘書助理的內閣,很快就慢慢的凌駕於六部尚書之上,成了無名有實的宰相。
因為內閣掌握了宰相的權力,所以明朝皇帝只能再打補丁,用親信的宦官太監行使代批朱紅的權力。
這麼一來,實際上明朝的最高中樞權力分配,就是內閣決策,司禮監審議,六部執行這麼一個大致情況,達到了一個相對的權力平衡。
明朝用司禮監的太監們來平衡權力之前,其實是打算用六科給事中來掣肘內閣和六部的,但後來發現,就算一再加強六科給事中的職權,不僅給他們審議之權,甚至給他們彈劾之權,但也並沒能達到所需要的平衡功能。
相反,六科給事中後來完全走歪了,這些品級低權力大的言官們,因為他們的仕途升遷終究還是受內閣輔臣們影響,所以最後科道言道往往就淪為了內閣輔臣們的喉舌,成為黨爭的工具。
不得已的情況下,皇帝最後用自己最信的過也唯一還能用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:https://hkm.888bft.com/